东山科技园是宜昌高新区最早启动建设的园区,也是宜昌自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基础配套完备,生活配套成熟,交通便利,是宜昌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强市的改革实验区。
园区位于宜昌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总部经济、现代服务、科研孵化等产业。
园区现有人福药业亚洲最大的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长江钢琴规模世界第三的钢琴生产基地、黑旋风锯业全球最大的金刚石锯片基体生产基地、亚洲唯一的全系列和最大插齿机和铣齿机研制企业长机科技、全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兴发集团等龙头企业和项目。
白洋工业园是宜昌市沿江工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支撑点,是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三园”空间布局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园区,是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商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和宜昌沿江经济走廊的核心工业园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
园区位于长江北岸,西距宜昌市中心城区25公里,东距枝江市主城区16公里,南距宜都市主城区(经白洋长江公路大桥)5公里。园区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端精细化工、化学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
园区按照“一心多片”的规划整体布局,即围绕新城核心片区启动开发田家河、沙湾、善溪窑等片区,未来规划发展舒家嘴、雅畈等产业承载片区,是宜昌市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田家河片区是白洋工业园重点规划发展的工业片区,也是最早规划建设的区域,早在2007年就被省政府批准在此建立“化学工业园”。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高新区已先期启动田家河片区13.0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确认并公示成为全市第一批合格化工园区。人福药业、顺毅股份、长青股份、有宜科技、高泰科技、中农云仓物流、南通天海、青锋科技等重点企业投资项目先后入驻。
生物产业园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国家高新区、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0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宜昌综合保税区兴建于此。园区先后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务院侨办表彰为“全国为侨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单位”,2020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紧邻宜昌火车东站,总体规划43.5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孵化、医疗器械、高端食品等产业。
园区企业主要有四类:生物医药类包括人福药业总部基地、安琪酵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活性干酵母生产基地)、华强科技(亚洲最大医用丁基胶塞生产企业)、三峡普洛丁药业(药用级缬氨酸、异亮氨酸年产量位居全国榜首)、广辰药业(国内糖尿病原料药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瑞特利制药、康肽药业、天仁药业等;医疗器械类包括康泉医疗、大泗医疗、森德伽马刀、隆盛泰科、华辰医药包装等;医药流通类包括华润医药、国药控股、瑞康医药、灵通药业、优药、华源等;高端食品类包括宜昌贝因美、紫泉饮料、鑫鼎生物科技、百事可乐年产50万吨系列饮料等。另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宜昌市生物技术服务中心、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三峡医学检验实验室、金雀检测等。宜昌生物医药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已投入使用面积35万平米。
宜昌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宜昌综保区)于2020年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是全省继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后第四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也是全省武汉以外唯一获批的综合保税区。
园区位于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生物产业园内,东至峡州大道、南至生物园二路、西至花溪路和百灵路、北至峡州大道,占地约1.3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加工贸易、进口分拨、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等产业。
2018年6月,宜昌综保区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56.9亿元,计划建设海关卡口、监管设施、检验检疫处理区、综保服务大楼(含主楼、裙楼)、标准化厂房和仓库等。2020年4月29日,首批15个项目集中入驻,投产后当年销售收入可达102亿元,进出口额达10亿美元。